時間:2016-06-01 15:59:19 編輯:本站整理 2989
咸味的粽子如椒鹽、蛋黃等可配烏龍茶,因為烏龍茶是半發酵茶,能襯出咸甜口味的幽遠口感。
清淡的綠茶和薄荷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不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體內。這兩種茶屬寒性,適合燥熱的甜膩粽。
如果吃特別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它們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膩。
隨著端午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粽子又成為餐飲的焦點,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等等琳瑯滿目,讓人不知吃什么樣的才好,讓人不知道吃多少才夠。吃粽子也有很多講究,都和日常健康息息相關。
在中醫里,包粽子的葦葉及荷葉均是清熱解暑的良藥,就連我們司空見慣的糯米,在中醫里也具有益氣生津、清熱的藥效。中醫認為,端午節后,便進入了夏季最熱的月份。由于苦夏難耐,人們普遍會有上火、中暑現象發生,而此時常吃粽子,確實是藥食同源的解暑良“藥”。
由于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補氣健脾、益腎的功效,因此,選擇紅棗、栗子做餡兒的粽子,可算是粽子中的“極品”。
粽子雖為節日中的鮮品,食之不當也會傷人。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宜消化,過食會因傷脾胃而引起腹脹、腹瀉等癥狀,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強者,也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如果過節家里自己包粽子,要把握“現包、現吃”的原則。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