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20 16:50:33 編輯:5號網-qiwen 0
天天吹空調吹的身上的濕氣都變得重了起來,家里沒有紅豆只有些赤小豆,雖然長的一樣但是功效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吧!赤小豆可以用來祛濕嗎?
赤小豆對祛濕是有幫助的,但是要光想靠赤小豆祛濕的話那還是十分有限的。可以在用赤小豆祛濕的同時在配合一些體育鍛煉,這樣的話就可以出汗去濕氣了。
赤小豆薏米湯在《本草綱目》中其實叫做芡實薏仁粥,原方推薦的做法是這樣的:先將薏米仁用小火炒至微黃,然后取薏米仁、芡實和赤小豆各25克,用冷水浸泡半天時間(或者用熱水浸泡2小時左右),洗凈后加水煮1小時左右即可。
先來說說“芡”
芡實雖然是健脾的圣品,但它卻是赤小豆薏米湯發揮祛濕功效不可缺少的功臣。脾主水谷運化,很多人體內濕氣較重的原因就是脾虛,是脾不能及時將體內多余的水分運化出去,而濕氣過重反過來又會傷脾。
所以,只有脾 的運化功能強了,體內的濕氣才能及時祛除,赤小豆薏米湯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祛濕效果。否則,盲目服用赤小豆薏米湯反而可能讓濕氣癥狀更重。
再來說說“薏米”
薏米既能健脾也能祛濕,還有淡斑作用,但是它的寒性較重,如果直接煮湯食用則會傷脾。咱們前面說了,脾主水谷運化,脾傷了還怎么祛濕呢。此外,薏米的寒性對體質偏寒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傷害,體質不偏寒的人長期食用也不利于健康。
經過炒制的薏米則大大減輕了寒性,用這種薏米做的赤小豆薏米湯更溫和,適合更多人服用,長期服用對身體也沒有什么傷害。
誤將紅豆當作赤小豆,這也是大家做赤小豆薏米湯最容易犯的錯誤。平常咱們所說的紅豆,是指用來做豆沙餡或煮飯吃的那種紅豆,是圓粒的,這種紅豆雖然也有祛濕的功效,但它的祛濕功效比赤小豆要差得遠了。赤小豆是扁長粒的,它才是真正的祛濕佳品。
總結下制作赤小豆薏米湯的關鍵要點:芡實必不可少,薏米必須經過炒制減輕寒性,別把紅豆誤認為是赤小豆。
脾虛的朋友可以經常用淮山、茯苓、炒扁豆或陳皮等健運脾胃食材煲湯,脾氣虛的還可以加上黃芪或黨參。另外,若加入砂仁等芳香醒脾的藥材,更能達到活躍脾胃運化的作用,這樣祛濕才能事半功倍。
脾虛了,濕氣會加重,濕氣重又會導致脾虛,所以要祛濕,還需健脾。
赤小豆洗干凈后用清水浸泡一晚,大火煮開后燉煮一個小時,赤小豆就容易煮爛了。
赤小豆薏米湯的材料是赤小豆、薏米和適量冰糖。先將赤小豆和薏米一起用溫熱泡軟,然后將泡軟的薏米和赤小豆一起放入鍋中,加入的清水要沒過食材,然后用大火將水煮開,之后改為中火熬2小時,最后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