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6 08:34:55 編輯:5號網-qiwen 1061
二十三糖果粘,糖瓜這個過年的傳統食物,小編記得自己都吃過,只是不像很多地方那樣,是很大的糖瓜,小孩子最愛的是糖果,吃糖瓜也是很幸福的童年
今天是民間傳統的“小年”,即農歷臘月二十三。人們講究在這一天祭祀灶王爺,并在此之后,開始一系列的過春節的“準備活動”。過小年實際也是除夕過年活動的預演,“大人孩子還會吃糖瓜,表示對新年即將到來的期盼”。“糖瓜一般是用麥芽糖熬制而成的,也叫關東糖,捏成圓圓的形狀。”高巍介紹,糖瓜的原料并不貴重,在祭灶之后,大人孩子也都會吃一點糖瓜,“此時更多的是強調吃糖瓜帶給人們的甜蜜感,和對新年即將到來的期盼”。
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靜觀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就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善惡情況。等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所以按老理,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并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
關于為什么要獻糖瓜給灶王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人們想用糖瓜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在天庭說人間的壞話;另一種說法是,灶王爺馬上要上天匯報工作了,臨走前給灶王爺敬獻香甜的糖瓜是“賄賂”他,讓他上天多給人間說點好話,來年生活會更幸福。
糖瓜說白了就是麥芽糖,麥芽糖屬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結構與蔗糖類似,是由兩個單糖分子組成的,與牛奶中的乳糖、甘蔗中的蔗糖同屬于碳水化合物中的雙糖。糖瓜在制作時大多是以大麥芽為原料加工而來,做成圓的就叫“糖瓜”,抻成長的通常叫做“關東糖”。
糖瓜和市面上銷售的各種糖果相比,一方面它具備脆甜香酥的獨特風味和口感,其他糖果很難模仿;另一方面,從成分上講,糖瓜的主要成分就是麥芽糖,是經天然食品原料經簡單加工而成,在制作的過程中不需要額外加入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劑。
專家介紹,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制成的黏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形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糖瓜吃起來脆甜香酥,但遇熱后就變成又黏又硬的糖疙瘩。
專家提醒,糖瓜黏性太大,吃完糖瓜后要及時清理口腔,否則殘糖經過口內的細菌作用,很快就會轉化成為酸性物質腐蝕牙齒。戴假牙的人,應當心假牙和糖一起被咽下去。換牙期的兒童別吃糖瓜,因為這樣會加速牙齒的松動。糖瓜的制作原料中有黃米,有一定營養價值,在冬天食用糖類能夠補充能量,但它的含糖量和熱量較高,不宜過多食用。尤其是糖尿病、肥胖癥、高血壓等病的患者,更應注意吃糖瓜要適量,別讓病情復發或加重。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