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09 16:23:41 編輯:5號網-hzq 469
不要以為這是水果啊,這其實是一款披著水果外衣的面包,看起來非常誘人,這款面包是韓國面包店鋪推出的新品,那么蜜桃面包要怎么做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吧!
你以為這些是桃子嘛~哇咔咔,他們只是身披桃子的面包!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蒙蔽~韓國人氣面包店推出蜜桃面包,下午茶時配上一杯冰飲,清爽不膩~
蜜桃面包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面包做成蜜桃的顏色而已,下面介紹下面包的基本做法
一、中種法:是分兩次攪拌的方法,即先攪拌中種面團,使其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再與其他部分混合攪拌形成制作面包的面團。
二、夜種法:是中種法的一種,指在第一天下班前攪拌好中種面包,第二天上班時使用。
三、直接法:是直接進行一次攪拌的方法。
市場大部分采取“直接法”工藝流程如下:
(1)面團的攪拌:
面團的攪拌主要是面粉等干性物質得到完全的水化,加速面筋的形成的過程,有四個階段:
1.水化物質和水性物質充分混合所形成的粗糙的且粘濕的面團,整個面團不成型,無彈性,面團粗糙。
2.成團階段(又稱面團卷起階段)面團中的面筋開邕形成,面粉中的蛋白質充分的吸水膨脹,由于面盤的形成,已形成面團,這時面包已不再粘連攪拌缸的缸壁,用手觸摸面團時仍然會粘手,沒有彈性,且延伸性也不好。
隨著繼續攪拌,面團逐漸變軟,面團表面逐漸干燥而有彈性,且表面有光澤,有延伸性,但面團用手拉時易斷。
4.面團攪拌成熟階段(又叫面筋完成階段)
這時面團很快變得柔軟,不易粘手,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彈性。表面干燥而有光澤,用手拉面團能拉成薄片且拉破的口邊整齊(不顯鋸齒狀)。
(2)基礎醒發:
基礎醒發是面包整個工藝中最重要的一環,面團在基礎醒發的過程中,面筋得到充分的氧化(面團在攪拌時其實也是一個充氧的過程)面團的延伸性更好,面團的發酵是一個復雜的生化反應的過程,糖類物質被分解轉化。所轉化的葡萄糖和果糖與蛋白質會發生美拉德反應而產生麥香味。基礎發酵對面包的作用很大,如:對面包的保鮮期,面包的口感,柔軟度和形狀等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基礎醒發的理想的溫度為27℃,相對濕度為75%,時間最少也要30分鐘以上。
(3)分割:
就是通過稱量把大面團分割成所需要重量的小面團。
(4)滾圓(搓圓)
分割后的面團不能立即成型,必須要搓圓,通過搓圓使面團外表形成一層光滑表皮。利于保留新的氣體,而使面團膨脹。光滑的表皮還有利于以后在成型時面團的表面不會被粘連,使成品的面包表皮光滑,內部組織也會較均勻。搓圓時盡可能不用面粉,以免面包內部出現大空洞,搓圓時用力要均勻。
(5)中間醒發:
中間醒發就是指通過搓圓后的面團到盛開之間的這段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具體要看當時氣溫和面團松弛的狀態,看面團的狀態顯示是適合所做面包的成型要求,中間醒發的目的是為了使面團產生新的氣體恢復面團的柔軟性和延伸性,便于面團產生新的氣體恢復面團的柔軟性和延伸性便于成型,中間醒發可以在室內進行也可在暖房里進行,如在室內進行要注意不要便棒表面結皮,如果在暖房里進行也要防止醒發箱濕度太大,而使面團表面發粘,中間醒發的相對濕度是 70%~75%,溫度為27~29℃。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