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9-28 16:53:21 編輯:本站整理 0
很多人都喜歡在煲湯的時候放上各種中藥材補身體,兒童又是最需要營養發育的年紀,所以有些寶媽就會給孩子燉各種名貴的藥材湯,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對寶寶身體十分不利。
寶寶的體質比較特殊,平時的飲食不能太補,不宜使用溫陽藥物,常用的補血、補氣的藥材也需要辨證用藥,需要注意分量。大人煲的藥材湯給寶寶喝也是不適宜的做法。
一般來說,健康的寶寶是正常體質,并非陽虛或陰虛,所有的壯陽、滋陰都不需要,用了反而會破壞陰陽平衡。如果真要補,就必須按照醫生的指導,把握用量,不要覺得反正是湯水不是藥,喝多少無所謂。比如有些人在濕熱天氣,喜歡喝些加入沙參、玉竹、麥冬煲的老鴨湯,而孩子如果經常喝,則會損傷陽氣,變成陽虛體質,動不動就感冒發燒、咳嗽、鬧肚子。還有的家長,用田七燉雞湯給寶寶喝,認為可以長高。但是田七有生熟之分,生田七可以散血消腫,是治療跌打刀傷的良藥;熟田七則可以補血補氣、祛瘀生新,但不論生熟,田七的藥性對于寶寶嬌嫩的身體而言,都過于猛烈,日常食療不宜用。?
1含有激素的藥材可致性早熟 羊胎盤、人胎盤、人參、鹿茸、蜂皇漿等藥材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孩子長期服用會導致性早熟,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2.保護陽氣勿用苦寒之藥 家長在給孩子使用中成藥時,注意如果藥材有清熱、解毒等功用的多為苦寒藥,如果錯用了這些藥物,那么就會導致孩子的脾腎受損。家長不可亂用、濫用,以免損傷孩子的陽氣。?
3.寶寶煲湯可用健脾藥材 健脾胃的中藥能給寶寶用。脾胃好了,寶寶的體質就上去了,常用的健脾胃中藥有谷芽、麥芽、山楂、淮山、茨實、蓮子、茯苓等,這些藥材有健脾開胃、消滯的作用,對脾胃虛弱的孩子,可以常常煲點喝,分量無需太多,3歲以上的孩子每次每樣10~15克即可。
1.泥湫湯?
功效:小兒多汗、體虛、病后流汗不止。專用于小兒斂汗。現在很多小孩出熱痱,其實可以先為其斂汗,沒有這么大汗了,痱子就不會這么厲害。?
配料:泥湫+茨實+淮山+苡米?
做法:泥湫買回來,直接在袋子里撒幾勺鹽。泥湫自然會不斷翻動,身上的“擅”(此字不會寫,就是身上滑滑的粘液)就會脫落。然后用水沖干凈,不用劏的。然后少油落鍋,將泥湫爆炒一下,落四碗水,滾一下,然后轉落個細煲,加茨實+淮山+苡米一起煲濃。湯直接飲用,或用來煮面煮粥。?
2.魚骨湯?
功效:增強鈣質、清潤、去濕 配料:大魚骨,選中段到尾,切件。紅蘿卜+黃豆+雪耳?
做法:起鍋略煎魚骨,紅蘿卜去皮切片略微爆炒,然后加水,滾十分鐘后換落湯煲去煲,加黃豆和雪耳。湯直接飲用,或用來煮面煮粥。 可以加綿茵陳,非常去濕。那是個中藥來的,用個煲湯袋裝著來煲。
3.大骨湯?
功效:增強鈣質,健脾開胃?
配料:豬骨(最好選用蔗渣骨那幾塊,和賣豬肉的講人家就明白的了。不要用桶骨,肥。)+茨實+淮山+苡米 如果用電子瓦撐,熬半天。最好一次買多些料,煲濃些,煲一大煲,然后買幾個小膠合分裝起來,放冰箱冷藏那格,凍成冰坨子,然后每天要用才拿出來解凍。那就不用每天煲。
4.米湯?
功效:清熱、有“米氣”?
配料:大人煲粥,粥面濃濃的那層白漿。營養豐富,做法簡單。直接當水喝。 小孩病中、病后、熱氣,都可以飲用。
5.西湖牛肉湯?
功效:增強鈣、鐵、(動植物)蛋白質。開胃。?
配料:瘦牛肉+豆腐半塊?
做法:牛肉剁爛,用鹽和少量蠔油調味。豆腐切成約0.5*0.5的小塊。當爛飯或粥快煮好時,將牛肉和豆腐一起放入,稍微煮一會就可。牛肉和豆腐都是極易熟的東西。最后加芝麻油調味(小孩多吃芝麻油好,芝麻對眼睛很好。) 牛肉含豐富動物蛋白,豆腐含豐富植物蛋白,兩者混合一起非常好。甚至可以打一個雞蛋黃進去,就更誘人了。?
6.鮮味海鮮湯?
功效:增強鈣質、各種微量元素、開胃。鮮香誘人。耐不久吃一次。無胃口的小孩,可用這兩種鮮物的美味激發其胃口。?
配料:2小顆干瑤柱+蠔士干一個。?
做法:將蠔士切成小塊,將配料煲水至軟、出味。然后加入面或米即可。如果寶寶過得一歲,可以將軟爛的遙柱撈出來剁爛,放翻入去,一起吃用。蠔士就大人吃左它吧。
寶寶喝湯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湯中含有一些食物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變成氨基酸溶在湯里面,而且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像維生素C和維生素B,還有一些像花青素這樣的植物化學元素,營養非常豐富,因此建議寶寶多喝湯,這樣對于寶寶增強體質、改善營養都是有好處的。 1歲前建議喝瘦肉湯,1歲后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脂肪比較多的湯。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腌咸雞蛋一斤放多少鹽?腌咸雞蛋10斤需多少鹽?腌雞蛋需要嚴格控制調理的量,不然會導致腌出來的雞蛋不好吃。不少……
C位是什么意思?明星站C位是什么意思 豬各部位肉的名稱圖片全解 木耳要焯水嗎?木耳怎么焯水? 鮮百合吃多了會中毒嗎?鮮百合的吃法禁忌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