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04 11:32:54 編輯:5號網-lkn 910
臘味食物雖美味好吃,但不宜經常食用。臘味含鹽量比較高,特別對三高人群不宜食用!不少人困惑,臘味食物幾天吃一次好?關于,臘味食物幾天吃一次好?臘味食物多久吃一次好?5號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臘味食物一周吃一次比較好。臘味一直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必備的美味肉食。尤其是廣東等南方城市,更是對其情有獨鐘,有的家庭甚至隔三差五就要過一回臘肉癮。不過,5號網小編提醒,過多地攝取臘肉,會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
臘味不是不能吃,但要少吃慎吃,一星期一次便可。每次最好別超過100克。蒸、煮、炒臘肉均可,但不宜高溫油炸。為防止攝入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在食用臘肉之前應將其浸泡洗凈,以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
眾多臘味中,最大眾口味的當屬臘肉。當您夾一筷入口,味蕾大開之際,且別急著大快朵頤,先看清楚這咸鮮、甘香是怎么來的:
1.咸鮮:其實就是高鹽。無論是用傳統熏的曬的還是現代加工手段腌制的臘味,鹽向來是腌制臘味最重要的添加劑。因為高鹽是傳統的抑菌、防腐、保鮮的有效手段,臘肉中的鹽濃度一向不低。有報道指出,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自家制的臘味鹽含量可能不一樣,但要“調”出咸鮮味,鹽肯定沒少加。
2.甘香:其實幾近肥膩。制臘肉選料一般不能太瘦,瘦則吃起來太“柴”、口感差,所以一般都選有相當多肥肉的豬肉,脂肪含量哪可能低?特別是色澤金黃、甘香誘人的上等臘肉,每100克脂肪含量高的甚至可達50%!當您大啖其肉滿口甘潤生香時,可想過吃下多少肥膩膩的脂肪?
據科普作家云無心介紹,除了高鹽高脂,臘肉在熏、曬等制作過程中營養損失也不少,大多數的維生素經過一道道折騰幾乎沒了影。此外,還可能產生一些諸如多環芳烴之類的“致癌物”雖然不見得會有多少,但總比新鮮的肉中要多,因此現代飲食指南中建議限制攝入。所以,他提醒:不管是原生態的臘肉,還是精挑細做變成了“傳統美食”的臘肉,都是“不健康食品”。
1、首先,要把臘味用水先煮一遍。有的人喜歡上鍋蒸,認為這樣做出來更原汁原味,其實這樣并不對。因為臘味等熏臘制品中都會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就算每次只攝入少量,時間長了,仍然會增加患胃癌等的風險。可如果將臘味先放進水里充分煮過,亞硝酸鹽就會溶解在水中,我們吃起來也更安全。
2、其次,一定要用冷水下鍋煮。這樣才能讓水分緩慢地滲入肉的組織中,讓本來干癟的臘味變得更加滋潤。如果先用鍋蒸就達不到這個效果,而如果用沸水下鍋煮,肉的表面蛋白質會受熱急劇收縮,影響水分的滲入,同時,亞硝酸鹽也難以充分滲出。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