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20 13:27:39 編輯:本站整理 1682
最近網絡朋友圈關于食鹽的說法傳得紛紛揚揚,很多人表示不敢吃鹽了。那么,國產食鹽添加劑堪比砒霜?食鹽添加劑有哪些?
近日,網上流傳一些質疑國產食鹽安全的文章。網傳文章提到,“國產食鹽里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在生活中,烹飪食物的時候,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在10秒鐘內能使人喪失意志,幾分鐘內可以毒死一人”。網傳文章中還提到,“奧運會、世博會特供食鹽及出口食鹽均不含亞鐵氰化鉀”。
為了查證傳言的真實性,記者首先來到了北京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在調味品區的貨架上,記者發現,這里一共有12種不同種類的食鹽。其中,國產食鹽有9種,除了竹鹽和湖鹽這兩種鹽里面沒有添加“亞鐵氰化鉀”外,其他7種食鹽,包括低鈉巖鹽、深井巖鹽和海藻巖鹽里都標明含有亞鐵氰化鉀。
記者咨詢了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務委員鐘凱,其在食品安全方面有著多年的研究和經驗。他告訴記者,亞鐵氰化鉀作為食鹽抗結劑,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長期食用并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在批準它使用之前要經過很多很多科學研究和數據支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有沒有致畸、致癌等各種各樣的毒性。全部都篩查一遍之后,沒有問題才會批準它使用。
鐘凱說,亞鐵氰化鉀是低毒物質,按照中國國家標準的規定,食鹽中的抗結劑以亞鐵氰化鉀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10毫克。
亞鐵氰酸鉀,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山奈鉀,也稱山埃,工業上常用作食鹽拮抗劑以防止食鹽結塊,一般為淡黃色晶體,在加熱到400攝氏度以上時分解產生氰化鉀。國家對于亞鐵氰酸鉀在食鹽中的添加劑量有嚴格的控制標準。查看食鹽的保證可見其配料:
(以質量百分數計)
氯化鈉……不少于90%
碘酸鉀……不少于4.2%
山梨酸鈉……0.3%
其他添加劑(如拮抗劑)
食鹽是人們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體內所含鈉離子的總量約為60 g,其中 80%存在于細胞外液,即在血漿和細胞間液中。氯離子也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幾點: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Na和Cl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K和HPO4是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在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總量中,Na占90%以上,在陰離子總量中,Cl占70%左右。所以,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堿平衡的調節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氫鈉,在血液中有緩沖作用。Cl與HCO3在血漿和血紅細胞之間也有一種平衡,當HCO3從血紅細胞滲透出來的時候,血紅細胞中陰離子減少,Cl就進入血紅細胞中,以維持電性的平衡。反之,也是這樣。
3.氯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強酸性,pH約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鹽酸和粘液。胃體腺中的壁細胞能夠分泌鹽酸。壁細胞把HCO3輸入血液,而分泌出H輸入胃液。這時Cl從血液中經壁細胞進入胃液,以保持電性平衡。這樣強的鹽酸在胃里為什么能夠不侵蝕胃壁呢?因為胃體腺里有一種粘液細胞,分泌出來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約l mm——1.5 mm厚的粘液層,這粘液層常被稱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襲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潰瘍。但飲酒會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潰瘍的可能性。
此外,食鹽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 當細胞外液大量損失(如流血過多、出汗過多)或食物里缺乏食鹽時,體內鈉離子的含量減少,鉀離子從細胞進入血液,會發生血液變濃、尿少、皮膚變黃等病癥。 人體對食鹽的需要量一般為每人每天3 g——5 g。由于生活習慣和口味不同,實際食鹽的攝入量因人因地有較大差別,我國一般人每天約進食食鹽10 g——15 g。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