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04 16:24:11 編輯:5號網-hzq 549
1. 不要等到口渴、煩躁、乏力、頭暈之時才飲水:這些現象說明肌體細胞已經開始脫水,到了中暑的邊緣,應該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經常飲水,每人每日的飲水量約在2000——3000毫升左右,高溫條件下作業者飲水則應更多;
2. 夏季清晨應適量飲水:人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后,體內水分已大部分被排泄和吸收了。此時適量飲水或者飲用牛奶、豆漿、大米稀粥、綠豆湯等,既補充了水分,又增加了營養;
3. 在勞動或運動后出汗較多時,可適量補充些稀鹽水;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約占汗液的5%左右,若不及時補充鹽分,會造成食欲不振,嚴重者會中暑。有時大量飲水而不解渴,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鹽分,所以飲鹽水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方法,一般以含鹽量為2——3%的鹽開水、綠豆湯、中藥涼茶等為最佳飲料;
4. 餐前餐后可適量飲用酸梅湯、西紅柿湯、橘汁、橙汁等含酸飲料,這樣不僅能增加食欲,有利于消化,更可及時補充維生素C等,還可防止中暑,維持機體的正常代謝;
5. 適量食用新鮮蔬菜和瓜果:如黃瓜、西瓜、西紅柿、豆莢、小白菜、萵苣等含水量大的瓜菜,既可當菜有可補充水分和營養,此外,還可多飲金銀花茶、菊花茶及稀釋后的果汁。
當然和熱水比較好啊,冰水只是一時的涼爽,喝熱水有利于加快身體循環、使毛細血管張開等,更加利于我們身體散熱。
1、要喝適量的淡鹽水。在戶外工作時喝一些淡鹽水,可以補充由于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最方便的辦法是,在500毫升飲用水里加上1克鹽,并適時飲用。這樣既可補充肌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
2、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習慣以口渴與否來決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是人體水分已經失去平衡的一個重要信號。在工作中,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飲用量少,以利于人體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
3、盡量避免喝溫度過低的飲用水。夏季戶外工作中,人體的體溫通常較高,喝下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專家建議,戶外工作者最好不要喝5攝氏度以下的飲料,而喝10攝氏度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因為,這樣既可達到降溫解渴的目的,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鹽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