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21 09:23:05 編輯:5號網-lkn 11257
冬季早晨起床,是不少人的煩惱!想早睡早起,但天氣太冷又想賴會床。那么不少人困惑,冬天早上幾點起床最好?關于,冬天早上幾點起床最好?冬天早晨幾點起床最合適?5號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國際上公認的早晨起床時間是6:00。再加上順應自然季節的變換,推薦作息時間為:夏季22:00~23:00、入睡6:00~7:00、起床冬季21:30~22:30、入睡6:30~7:3、起床中午,人體警覺處于下降期,此時小睡片刻有助于恢復精神,有利于工作、學習和身體健康。
冬天早晨6:30起床合適。一般來說,每晚最佳睡眠時長為7~8小時。我國傳統醫學講究睡子午覺,因此建議大家在晚上11點前進入睡眠狀態,到第二天6:30起床比較合適。不論睡了幾個小時,還是有不少人喜歡賴床。但國外研究發現,早上賴床只會加重身體疲勞感,導致一整天都昏昏沉沉。
醒來后,人體由抑制狀態轉入興奮狀態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匆匆爬起來立即穿衣、洗漱,容易出現頭暈、眼花等不適,中老年人還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因此起床時最好做到以下三個“3分鐘”。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是房貸、車貸、信用卡欠款”的人不在少數。然而,一大早就為這些煩惱,既不會幫你更快還清賬單,反而讓人身心疲憊,覺得生活無趣。研究發現,起床前躺在床上靜靜感恩生活,迎接全新的一天,能讓生活充滿正能量。比如,感謝清晨明媚的陽光帶給你溫暖,你將擁有一個陽光的心態;感謝嘰嘰喳喳喚醒你的小鳥,你也會活力四射、心情振奮。
近年來,國際多項研究表明,冥想可以強健大腦、減輕疼痛、減少孤獨、提高控制能力等。早起坐在床上冥想一會兒,還有助于減輕壓力,提高注意力和幸福感。標準的冥想動作是盤腿而坐、雙手自然垂膝,但只要覺得舒服,其他姿勢也可以。冥想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關注自己的呼吸和腹部變化,再將注意力慢慢轉移到身體各處,讓每次呼吸更平靜、更深入;另一種是想象一幅美景,讓意識集中在某個局部,比如藍天白云或鳥語花香,將大腦逐漸放空。
早晨在床上做些自我按摩,利于機體逐漸興奮,全身血液流通。以下一些方法簡單易行,各做40次左右,利于暢通經氣、和胃健脾、寧心降壓、調理情志。1.雙手梳頭,雙手十指自然分開,從前向后做梳頭動作,以頭部舒適無痛為度;2.指壓勞宮穴,握拳時,中指在掌心所指位置就是勞宮穴,用一手屈曲的中指指節頂另一手勞宮穴;3.掌摩腹部,平躺,雙手重疊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在臍周做環形運動;4.敲膽經,膽經位于身體外側,用雙手握拳輕敲左右大腿外側。
人在睡眠時,血壓比較低,剛蘇醒時,血壓會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現象的高血壓患者,起床過快、過猛,可能會造成血壓突然升高而引起腦血管破裂等嚴重疾病。也有部分高血壓患者,由于動脈硬化等原因,出現血管運動障礙,如果體位變動過快,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出現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或是暈厥。建議起床堅持“221”原則,即剛蘇醒時,睜開眼在床上躺2分鐘,起來后坐2分鐘,坐到床邊等1分鐘再站起來活動。
清晨的血液比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起床后,應盡早喝一大杯溫開水,這樣能較快稀釋黏稠的血液。水10分鐘就可通過胃和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減少中風和心肌梗死的發生。
臨床上,確實有部分患者因解大便發生腦出血。晨起時,血壓本來就高,如果用力排便,腹壓增大,血壓會更快地升高,如果患者本身腦內小動脈硬化,一用力就可能發生腦內小動脈的破裂出血。出現大便干燥、排便不暢時,千萬別過度用力或屏氣,或一邊屏氣一邊過度用力,生活中應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香蕉等,實在不行應去看醫生,使用治療便秘的藥物。
油條、煎雞蛋等都是高脂高熱量食物,不少高血壓患者合并有高血脂癥,吃得太油太咸會使動脈粥樣硬化惡化。早餐可以喝杯牛奶或一碗粥,隔天吃個煮雞蛋,再加份果蔬。
秋冬季室內外溫差在逐漸加大。有些人四五點鐘就外出晨練,此時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讓早晨本已較高的血壓上升更快,從而增加了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建議大家把鍛煉時間安排在下午4點左右。健身操、太極拳、快走等都是不錯的鍛煉方式。盲目過度鍛煉也可能誘發心腦血管事件。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