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8 16:10:00 編輯:5號網-zhaowei 1292
很多食材除了野外生長的以外,還可以人工種植,這樣可以滿足市場增長的需求,采摘也方便。那么,地筍怎么種植?地筍什么時候種植?
地參以其根莖為繁殖方式。北方地區于3—5月份栽植,南方地區四季即可栽植。按行株距50cm、株距40cm、深度8cm定植,裁后10天出苗。幼苗期及時松土,除草。苗高10cm時追肥一次,在生長過程中如遇干旱及時澆水,地參抗病性極強,一般無病蟲害發生。晚秋收獲,畝產地參2000公斤,(種植與收獲時令與農業上的“春耕”和“三秋”大忙季節錯開,從種植到收獲的全過程,每畝只需投勞10個工日左右,一般不需施肥和農藥防治,且一次種植可連續收獲多年。)地參的種植不失為各地農村脫貧致富的一條途徑。
病蟲害的普通防治方法
1、銹病
防治方法:可用25%粉銹寧粉劑1000倍液,或用97%敵銹鈉300-400倍液或50%萎銹靈600-800倍液、47%加瑞農800倍液噴灑,噴霧防治。
2、尺蠖
幼蟲吃葉片,6~7月份為高峰期。可用90%敵百蟲原藥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病蟲害的有機防治方法
1、銹病
防治方法:可用液體e-2001微生物有機肥100倍稀釋液噴灑防治。
2、尺蠖
幼蟲吃葉片,6~7月份為高峰期。可用有機種植伴侶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有效率達98%。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在6、7月高溫多雨季節生長旺盛。耐寒,不怕水澇,喜肥,在土壤肥沃地區生長茂盛,以選向陽、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或砂壤土栽培為宜;不宜在干燥、貧瘠和無灌溉條件下栽培。
夏秋季間,莖葉生長繁茂。在開花前,收地上全草。南方在4月上、中旬開始收獲,一年可收2~3次。但對挖根狀莖入藥,以及作種莖用的留種地,生長期中不可收割地上部分。收后,切段曬平。根狀莖采挖后,洗凈、曬干或烘干。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