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10 08:51:01 編輯:5號網-pmm 3328
2016奧運會跳水項目已經開始了,通常大家都認為分數高低與水花相關。那么跳水是看水花嗎?跳水是水花越小越好嗎?
運動員落入水中的時候,由于身體和水面的碰撞,就會產生水花。運動員身體傾斜的越少,水花就越小。水花的大小也能決定分數的高低的。
跳水運動員在入水間,往往只有在失誤和身體失去垂直平衡時才會出現水花大的情況.比如屁股入水,整個身體平行入水等.要做到入水水花大可能一個不會跳水的入也能完成。
但要入水水花小,就是普通人很難做到的事情了.而且以水花大為標準的話,就相對是以個頭比較大的運動員占優了.這就與比賽的精神相駁。
水花壓得好,說明運動員入水的時候非常迅速,而且角度很垂直,以至于在身體和水面交界的地方沒有水花飛濺出來。
那段時間,壓水花成了評委給分時考量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在某種程度上是衡量一次跳水過程是否完美的標尺,無論是從跳水動作的觀賞性還是技巧性來說。
以至于一些教練認為,國際性跳水比賽有些過于重視壓水花,有些運動員即便整套跳水動作非常優美、流暢,但水花壓得不低,也經常得到一個平庸的分數。
而在現今的跳水比賽中,裁判員的打分綜合包括了運動員的開始動作、助跑、起跳、空中動作和入水動作,壓水花只屬于整體打分的一個細節,準確的起跳和動作的流暢度也十分重要。
普通觀眾這些年一直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水花上,覺得零水花的動作才是真正的完美。不過可能真正的原因是,空中幾秒鐘的動作轉瞬即逝,外行觀眾根本看不明白,只有水花大小最簡潔易懂,于是“壓水花“就成了民間通用的評價標準了。
其要領在于入水時,兩臂用力伸直,將要入水的一瞬間手掌上翻,掌心朝水,身體與水面成90°或接近90°的入水角度。
1、“壓水花”入水技術多種多樣,但根據兩臂在頭上伸直互相靠近的姿勢和手型的變化,一般分為4種:兩手大拇指緊扣,手掌上翻,五指伸直張開,掌心朝水
2、兩手之間保持10厘米距離,手掌上翻,五指伸直張開,掌心朝水
3、兩手大拇指緊扣,手掌上翻,屈指,掌心朝水
4、兩手大拇指緊扣,兩手掌半重疊上翻,掌心朝水
入水要快,腿要伸直。手的肢勢一般是選用以上4種,國內是選1。跟4為主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