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30 14:24:31 編輯:本站整理 725
早上起來吃未加熱的冷凍粽子,不容易消化,容易胃腹脹痛。當然,也不能長期以粽子作為早餐。對于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冷藏,冷藏最好不要超過3天。
不過粽子過量食用會增加胃腸負擔。因此,老年人、兒童及消化功能不好者應慎食。同時,患有膽結石、高血壓和糖尿病者也應少吃。
粽子不容易消化,所以專家建議,菠蘿、草莓、櫻桃和楊梅這四種水果都是酸甜味的,很開胃,而且它們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非常推薦和粽子搭配著吃。
不僅如此,這些水果的共同作用就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機酸、果酸和草酸等,不僅可使端午節的大餐更營養,還可及時消除粽子中的糯性,稀釋胃腸中的油膩。膳食纖維也能夠加速腸胃蠕動,使更多油性物得以盡快排出體外。進入端午后,天氣炎熱,所以餐前吃點水果還可以幫助清熱解毒。
本身有基礎疾病或部分特殊人群,吃粽子時要注意的事項則更為具體:
老人、兒童、體弱者:每次宜少吃一點,最好選迷你粽子,里面含有粗糧薯類配料的比較合適,不加油不加肉的最好。
有膽囊炎或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盡量少吃粽子,要吃也要蒸透了分餐少食;同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史的患者如果貪吃太多粽子,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所以務必在普通人基礎上減量進食。
腸胃功能不好者:不放油的粽子并不難消化,趁熱適量食用時腸胃一般不會難受。但吃的時候要慢一點,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膩的肉粽最好敬而遠之。胃酸過多的人要少吃糯米食品。
糖尿病患者:紅棗粽、豆沙粽普遍含糖量較高,會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節制進食的同時,還應認真挑選粽子品種,避開含糖量太高的種類。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和豬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這些粽子,或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所以除了進食要適可而止外,關鍵還在于選擇一些“小清新”的粽子,如堿水粽、裹蒸粽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