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30 14:26:35 編輯:5號網-pmm 974
有些人想自己做魚丸吃,但是第一次做魚丸,不怎么會調魚丸餡。那么魚丸餡是什么做的?魚丸餡的做法。
1、魚肉的初加工:是將魚治凈后,由魚脊背處進刀,從頭至尾取下兩片完整的凈魚肉,然后帶皮平放在菜墩上,先用刀背在魚肉上排斬,再用刀尖順著魚肉的紋路輕輕刮下魚肉。注意:刮到顯血筋時為止,然后再仔細斬剁。斬剁時下刀要輕,且剁得越細越好,剁至魚肉轉白起粘性時為止。
2、凈瘦豬肉、凈雞脯肉、凈蝦仁及羊肉的初加工:在加工這些肉類時,要采取粗切細斬的方法。當這類肉的肌肉纖維被破壞以后,所含蛋白質就會釋出,從而形成一種粘性較強的溶膠,這種溶膠最易吸收水分。但有些丸子菜肴的初加工就不需要太細膩,如制作炸丸子、四喜丸子、揚州獅子頭等,過細反而口感欠佳。
3、對一些肌肉纖維較粗且肉質較老的原料,如牛肉,通過仔細斬剁后制成丸子菜肴,不但入口細嫩,而且由于在制作時斬剁斷了肌肉纖維,擴大了受熱面,還會縮短烹調時間。
4、青菜及素菜丸子的斬剁,就不需那么復雜,只需根據菜肴的成菜特點,將其斬剁均勻就可以了。
5、還有一些制作丸子菜肴的原料,卻不需要進行斬剁,如山藥、土豆、豆腐等,只需先制熟再用刀壓成泥即可。
科學地加水、鹽、油和雞蛋清,是保證軟泥子質量的關鍵。你必須根據泥子的質量和菜肴的標準來決定用水量的多少。以500克魚泥子為例,一般吃水在400克左右。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視魚的品種和氣溫及魚肉斬剁的情況而定。而鹽的加入需要與水配合。我的經驗是,水鹽混合上漿是比較科學的攪拌上漿法。鹽與水混合上漿,能由表及里地循序漸進,并伴隨泥子的吃水量定漿成形。一般每500克泥子的用鹽量可在3~4克之間。當泥子充分攪打上勁后,再放入打好的蛋泡糊和白油攪勻即可。加入蛋泡糊主要是利用蛋清受熱即變性成固體的性質,去有意識地增加泥子的粘度,并使泥子變得潔白、松軟。此外,最后加入白油能使丸子入口軟嫩,并且具有增香的作用。
1.首先將豆腐切塊、水發木耳切塊、蔥白切段、蔥葉切成蔥花、姜切菱形片、番茄去蒂切塊。
2.鍋中倒入清水,加入魚丸,待水開時撈出。
3.鍋中放入油,下入姜片煸炒數秒,隨后加入番茄翻炒,再加入木耳,倒入適量清水,將魚丸下鍋,加入一勺鹽。
4.煮開后,將豆腐下鍋,加入蔥白段,繼續煮五分鐘左右,豆腐入味后,勾上少量水淀粉,水再次煮開時,撒上胡椒粉,加入幾滴麻油提味,就可以出鍋啦,最后撒些蔥花點綴即可食用。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