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09 10:53:00 編輯:本站整理 795
河鲀雖然味道鮮美,但是含有劇毒,而且是一種神經性的毒素,人一旦中毒極有可能無藥可救。那么,河鲀哪個部位有毒?河鲀哪個部位可以食用?
河鲀的肝、脾、腎、卵巢、睪丸、眼球、皮膚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臟最毒,腎、血液、眼睛和皮膚次之。
河鲀魚的有毒成分是河鲀毒素,它是一種神經毒,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毒素耐熱,100℃8小時都不被破壞,120℃1小時才能破壞,鹽腌、日曬亦均不能破壞毒素。
大部分河鲀魚的肌肉是無毒的,經過嚴格的去毒處理將頭、皮、內臟及血液去掉后,再經過腌漬、曬干過伏后,再進和食用是比較安全的,如果良用新鮮河鲀魚則要特別小心,將頭切除,剖腹后去掉內臟、血液、,剝除魚皮,去掉脊骨,用刀切成薄薄的魚片,在清水中漂洗干凈,烹制時加入少量小蘇打,經2小時左右的沸煮后再食用,不熟悉河鲀魚特性的人,千萬不要隨便食用鮮河鲀魚。
對體重50公斤左右的人而言,河鲀毒的半致死劑量約為10,000老鼠單位,換算成精制的河鲀毒素則相當于2毫克,毒性相當于氰化鈉的1,000倍以上。
河鲀毒的中毒癥狀,依中毒患者所攝食的劑量、年齡及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根據日本學者從輕癥狀到重癥狀約可分為4級。
第1級,依據患者攝食的河鲀毒總量,初期癥狀約在10——45分鐘出現,且可能持續3——6個小時。其中毒癥狀分神經癥狀及消化道癥狀。神經癥狀包括嘴唇、舌頭及咽頭感覺異常,味覺錯亂、頭昏眼花、頭痛、發汗、瞳孔收縮,同時伴隨消化道癥狀如流涎、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
第2級,神經肌肉癥狀,包括更明顯的皮膚感覺異常、四肢末端麻痹、瞳孔擴張、瞳孔和角膜喪失反射能力及呼吸困難。
第3級,神經肌肉癥狀,包括咽喉麻痹造成吞咽困難和痛苦、昏睡、肌肉運動能力失調、飄浮的感覺、中樞神經和肌肉神經癱瘓。呼吸和心臟血管方面,包括低血壓、極低血壓、血管舒縮被阻塞,心臟的跳動癥狀包括竇性緩脈、無收縮心律、心跳過速、房室結傳導異常、發紺、臉色蒼白和呼吸困難。皮膚癥狀有鱗狀皮膚炎、瘀斑現象出現。
第4級,包括呼吸衰竭、極度低血壓、喪失肌腱反射能力。盡管有些病人表現精神能力受損或變成昏睡,但大部分病人在死亡前都保持神志清醒。通常包括呼吸肌肉的進一步麻痹現象,出現在中毒后6——24小時內。若病人可以支撐超過24小時,通常預后良好。
除了上述癥狀,有些病例報告含有不平常的特徵,如高血壓、腦神經性尿崩癥。這些會產生高血壓的患者,經實驗發現其本身就帶有高血壓和副交感神經較敏感的特徵。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