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09 09:53:36 編輯:本站整理 539
食用河鲀的歷史由來已久,甚至有人說不吃河鲀不知魚之鮮美,尤其日本對于河鲀的食用更是嚴格考核廚師資質。那么,河鲀是淡水魚嗎?河鲀是哺乳動物嗎?
河鲀。鲀形目,鲀科。又名氣泡魚,古名:鯸鮐(hóu tái),別名:也稱鲀魚、氣泡魚、辣頭魚,在江浙一帶稱小玉斑、大玉斑、烏狼等,在廣東一帶稱乘魚、雞泡、龜魚,在廣東的潮汕地區稱乖魚,而在河北附近則稱臘頭。
它的名字雖然叫河鲀,但其實它們中的大多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只有少數幾種會進入到江河中。河鲀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溫暖海水中,一般它們都在水底活動,以蝦、蟹、貝類和小魚為食,是個貪吃的家伙。這類魚約有100種左右,人們將它們歸為魨科。河鲀一般長二三十厘米,最大的可達90厘米。它們的皮膚光滑且堅韌,通常上面會長著一些小刺。河鲀遇到敵害時,身體里會馬上充氣使自己變成一個圓球,皮上的刺也會隨著立起來,活像是一只刺猬,即可愛又可怕。不過最可怕的還不是它們的樣子,而是它們的內臟、卵巢及血里有一種劇毒物質--河鲀毒堿。如果人們誤吃了這些東西就會死掉!據說河鲀的肉味極其鮮美,因此有“拼死吃河鲀”一說。在日本,經過特殊訓練的廚師會提供河鲀肉食。不過即使如此,吃時也要有一點兒勇氣。目前我國已經培育出不含毒素的河鲀魚并開放了河鲀魚市場。雖然河鲀毒素很可怕,但它卻具有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止血、止痛、止痙攣等醫用價值。河鲀的顏色花紋多種多樣,就是同一種河鲀往往也不一樣。
河鲀,古時稱“肺魚”。一般泛指鲀形目中二齒鲀科、叁齒鲀科、四齒鲀科以及箱鲀科所屬的魚類。別名氣泡魚、乖魚、雞抱、龜魚、艦鲅魚,古名肺魚,為哺乳綱,鯨目,淡水豚總科動物的統稱。擁有四個棲息于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現存海豚科品種:當中三個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外一個品種,即普拉塔河鲀(拉河鲀)則是生活在咸水河口及近岸海洋,然而,于科學分類中,它仍被列為淡水豚總科而不是海豚科。未成年的淡水豚為灰色,成熟后就會變為粉紅色,河鲀是哺乳動物里面最親和人類的哺乳動物,可愛。河鲀,人們一般指肉質鮮美但有劇毒的一種魚類。當作魚類理解時,應做河鲀。而河鲀則為哺乳綱淡水豚科動物的統稱,如白鰭豚等。
河鲀一般養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網兜將河鲀網出來,用小刀割去魚鰭,切除魚嘴,挖除魚眼,剝去魚皮,接著剖開魚肚取出魚腸、肝臟、卵巢和腎等含劇毒的內臟,再把河鲀的肉一小塊一小塊的放進清水中將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凈。洗凈后的魚塊潔白如玉,晶瑩剔透。
接著,將其切成像紙一樣薄的片,再將這些魚片擺成菊花或仙鶴一樣的圖樣。吃的時候夾起魚片蘸著碟子里的醬油和辣椒放進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魚片后,再喝上一碗河鲀魚湯,真是爽心可口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