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1 10:44:43 編輯:本站整理 18846
端午節粽子、彌月油飯、席宴時當甜點上桌的甜米糕...這些傳統料理都有「糯米」的蹤跡,雖然糯米的口感跟平常食用的「白飯」大不同,很少直接出現在餐桌上,但仍在臺灣飲食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其實這兩種營養沒什么不同,所以都好,就用途粘性不一樣。長糯米即是秈糯,米粒細長,顏色呈粉白、不透明狀,黏性強。另有一種圓糯米,屬粳糯,形狀圓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膩,黏度稍遜于長糯米。適合做粽子、酒釀、湯圓、米飯等等。
糯米跟一般米一樣也能依照外型分成長米、短米兩種,外觀圓短的是粳糯(圓糯米),形狀細長的是秈糯(長糯米)。想直接從外觀分辨糯米其實不難,糯米是不透明的白色顆粒;而稻米則是半透明的,能夠透出光線。
糯米最大的特色就是直鏈性淀粉值低、支鏈淀粉值(膠性淀粉)高,煮后的黏性相當高、口感卻比一般米更硬,加上容易消化不涼,所以很少直接當主餐食用,多用來做成年節的米食製品,不過圓糯米、長糯米的特性和用途仍略有差異。
圓糯米:
特色:容易煮煳、煮爛,熟透后黏性高、光澤佳,有較明顯的甜味。
吃法:常用于甜點心如鹼粽、八寶粥,或加工成年糕、麻糬、紅龜粿、和湯圓等,也是製作酒釀的主要塬料。不過有些地區的咸粽子也會使用圓糯米,例如湖州粽、廣東粽等。
長糯米:
特色:熟后較硬挺,黏度比較低、容易捏塑成型。
吃法:多用來製作咸米食,例如油飯、粽子、珍珠丸、飯糰和米糕等,這類會重復加熱的米食,以長糯米當材料才不會因二次烹煮而變得太過軟爛。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索B2、煙酸及淀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古語中有“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之稱。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1.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
2.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
如何挑選糯米:糯米有兩個品種,一種是橢圓的,挑的時候看他是否粒大飽滿;另一種是細長尖尖的,這種挑的時候看是否發黑或壞掉。
糯米的制作技巧:糯米食品宜加熱后食用;宜煮稀薄粥服食,不僅營養滋補,且極易消化吸收,養胃氣。
糯米的保存方法:常溫保存
糯米的食用禁忌:糯米不宜與蘋果共食,易產生不易消化的物質
一般人群都能食用。
1.凡濕熱痰火偏盛之人忌食,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之人忌食。
2.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
3.另外由于糯米極柔黏,難以消化,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4.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