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28 08:33:06 編輯:本站整理 435
炎熱的天氣已經來襲,穿著清涼也抵擋不住燥熱。那么夏天喝什么湯好?上火了,喝什么湯能降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資料表明,高溫時,人體為了散熱,1天的出汗量可以多達3至10升。從理論上講,人體在每流出和蒸發汗液的同時,能從身體帶走很多的熱量。然而,在人體所流出的汗液中,除約99%為水分外,還會排出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鈉、鉀、鈣、鎂,以及無機鹽等。這些物質對于人體都是極為珍貴的。
另外,汗液中還含有乳酸、尿素、氨、氨基酸等含氮物質,大量流汗還會造成人體內過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B1、B2等流失。由此可見,炎熱天氣與寒冷季節人們所消耗的能量是有所不同。
粉葛赤小豆鯪魚湯
功效:清熱毒,瀉濕火。
粉葛赤小豆鯪魚湯
用于濕火、骨火內困引起的頸緊膊痛,或周身骨痛,腰膝酸楚,口苦尿黃等。
用料:粉葛500克,赤小豆50克,鯪魚500克,花生油10克,鹽5克。
粉葛赤小豆鯪魚湯的做法
⑴粉葛去皮洗凈切成塊狀。燒鑊,將粉葛干爆5分鐘。
⑵赤小豆,洗凈,浸泡1小時。
⑶ 鯪魚去鰓、鱗、內臟,洗凈。燒鑊下花生油,將鯪魚兩面煎至金黃色。
⑷ 將清水2000克放入瓦煲內,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滾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左右,加鹽調味。
說明:濕熱困于筋骨肌肉之間,容易出現周身困重,頸緊膊痛,口苦咽干,尿黃,舌苔黃厚等癥。食療以清熱利濕,清瀉骨火為主。粉葛,即葛根,能解肌、清熱生津,對外感困濕引起的發燒。周身困重,頸緊膊痛有較好的清解作用,粉葛煲湯前干爆,一可減少寒涼之性,二可使湯色更白。赤小豆祛濕毒,利水消腫,鯪魚能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鯪魚與粉葛、赤小豆同用,是廣東民間清濕火、去骨火的家常靚湯。本湯寒涼,風寒感冒見周身酸楚、胃寒者慎用。
食譜一:苦瓜排骨湯
材料:苦瓜500克,排骨400克,蔥段、姜片、紹酒、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苦瓜去瓜蒂、去瓤,切成塊;排骨洗凈切小塊。
2、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放入排骨煮去血沫,撈出洗凈。
3、鍋上火,放入排骨、清水,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后放入蔥段、姜片、紹酒,改用小火燒至排骨熟爛。
4、再加入苦瓜同煮約10分鐘,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苦瓜有清熱解毒,明目,補氣益精,止渴消暑的功效。苦瓜排骨湯氣味苦甘、清潤,具清暑除熱、明目解毒的功效,是夏季清熱降火佳品。
食譜二:蓮子湯
材料:蓮子、紅棗、冰糖各適量。
做法:把蓮子、紅棗清洗后,用水浸泡一夜,隔天用小火煮二小時,加入些銀耳,再加些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蓮子湯也是夏季去火的佳品,而且蓮子可幫助腹部的蠕動,充分吸收水份,像下腹突出的人常吃蓮子也會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夏季干渴時候忌狂飲!有些人口渴后大量吃冷飲、喝涼開水,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大量出汗已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這時再大量吃冷飲,則使為本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易出現胃腸絞
痛、心慌、氣急等癥狀。因此,干渴時應慢慢地喝些淡鹽水。此外,雪糕、冰磚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的,不可食之過多,過食會使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
則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疾患。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