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13 09:49:11 編輯:本站整理 2743
雞頭米是一種睡蓮的被子植物,也有刺蓮一說,采摘成本大,很有營養價值,市場價格昂貴,消費群體基本上是蘇州等地人。那么,雞頭米多少錢一斤?芡實和雞頭米的區別是什么?
雞頭米價格不菲,不太懂行情的新蘇州人詢問下價格,就連忙搖頭而去。雞頭米的主要消費群體還是老蘇州人。
8月中上旬上市,10月下市,中間只賣60天。中秋前后是最好吃的時候。雞頭米,一種特別金貴又惹人喜愛的食材。
現在它已經小批量地上市,葑門橫街出現了幾個剝雞頭米的攤位。
今年的價格在110元/斤左右,比去年便宜10元。
誕生于凌晨,當你還沉睡在夢鄉的時候,采摘人已整裝待發。從凌晨3點到6點,共需要3個小時,雞頭米才能出世。
蛻變于清晨,當你剛從夢鄉蘇醒過來的時候,剝芡實的熟手已經開始工作。沒有過多的喧囂,只有鐵指甲摩擦芡實殼的聲音。
芡實米別名雞頭米、雞頭蓮、刺蓮等。
一般常年有湖水的地區都有產,從廣東肇慶到山東微山湖,在到東北的水泡子都有產,像荷花樣,葉要小,蓮蓬就是雞頭米,像蓮蓬上長個尖尖嘴,像雞頭,所以叫雞頭米。
堅硬的芡實殼不能食用,所以在煮芡實前我們必須把殼去掉。一般家庭日常食用時,如果買到的新鮮芡實較為嫩,可以直接用手指剝殼,不過為了避免手指收到傷害,最好還是買一個專門用于剝殼的小指套。現在市面上有專門剝芡實殼的小指套,費用低又方便實用,戴在手指上,用尖的一頭在殼上輕劃一下,殼剝開了,芡實就自然的掉落下來。
如果是農場大量種植時,芡實去殼的方式分為手工去殼和機器去殼兩種。
傳統的方法是是將果實攤于打谷場上,先用木杵連續敲打,使果殼出現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裝入筐簍內用腳踩,讓種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脫落,裂出種子,用水淘凈后曬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實。
或者把采收的果實堆成大堆,用草覆蓋10天左右,果殼和種皮會因為悶熱而漚爛,這時候扒開大堆,把種子洗干凈曬干。曬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種皮硬殼。磨時要注意將磨心墊高,避免將種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車或簸箕除去殼皮及雜質,或倒入水中,撈掉浮上來的外殼,再將種仁撈起曬干,得到的就是芡實。
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傳統額手工去殼方式被人們拋棄,方便的機器去殼受到了芡實種植戶的青睞。芡實剝殼機一般采用旋轉式剝殼方法,既能快速使殼肉分離又不傷害到芡實肉,體積小,操作簡單,節省了大量的加工時間,適合家庭加工作業。所以,現在很多芡實種植戶加重都會備有一臺剝殼機。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