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4 15:15:08 編輯:本站整理 2512
抑郁癥再不是高端疾病了,我們普通人中間就藏著抑郁癥患者,抗抑郁怎么食療呢?吃能讓人心情愉悅,那么吃什么好呢?下面5號網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抗抑郁吃什么好?蘆筍能促進5-羥色胺合成。
抑郁癥人士除了吃藥,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吃些蘆筍,據科學研究發現,蘆筍里面含有蘆筍皂苷,蘆筍皂苷對5-羥色胺的合成有促進作用,濃縮的銀爾蘆筍汁里富含蘆筍皂苷!三支蘆筍汁相當于六斤新鮮蘆筍壓榨的蘆筍汁。5-羥色胺,它是一種能產生愉悅情緒的信使,幾乎影響到大腦活動的每一個方面:從調節情緒、精力、記憶力到塑造人生觀。抗抑郁藥如鹽酸氟西汀就是通過提高腦內5-羥色胺水平而起作用的。5-羥色胺水平較低的人群更容易發生抑郁、沖動行為、酗酒、自殺、攻擊及暴力行為。科學家們甚至通過改變實驗動物腦內5-羥色胺的水平使他們更具有攻擊性。?在人類身上,腦干中的5-羥色胺濃度偏高,則是一個人自殺風險升高的預兆。
25歲以下的患者使用抗抑郁藥會增加自殺風險。在成年人中,風險是中性的,直到65歲及以后,抗抑郁藥才能檢測到對自殺的保護作用。這是幾年前幾個大型薈萃分析的結論,最近的研究支持這些結果,一個報道說抗抑郁藥使兒童和青少年自殺和侵略的風險加倍。
每天喝2~5杯咖啡的人,比不喝咖啡的人,自殺率會低50%,因為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并促進神經遞質生成,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都是人體天然的抗抑郁藥;而如果每天的飲用量大于8杯,自殺風險就會上升!所以,決定自殺率的高低,是由攝入的咖啡因含量造成的。我們提倡的每天不超過三杯咖啡,正好在可抵抗抑郁和降低自殺率的范圍內,大家不要超過這個量,就沒什么可擔心的了!正所謂:如果你愛她,就帶她去喝咖啡;如果你恨她,就讓她多喝咖啡!
誤區一:只要出現抑郁,就應服用抗抑郁藥
患者:“醫生,我這幾天非常抑郁,你為什么不讓我服用抗抑郁藥?”
醫生:“首先,抑郁通常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出現抑郁情緒并不代表患有心理疾病。其次,即使患有某些心理疾病,也未必都是抑郁癥,以雙相情感障礙癥為例,該病患者不僅會出現抑郁情緒,還會交替出現躁狂,即情緒異常高漲的癥狀,治療該病應以心境穩定劑為主,一般不需要加用抗抑郁藥,即使加用抗抑郁藥,也要避免服用容易誘發躁狂癥狀的藥物,如帕羅西汀、氟西汀等;再以精神分裂癥為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也可能出現抑郁情緒,但在治療過程中還是應該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
誤區二:服用抗抑郁藥后心情馬上就會變好
患者:“醫生,我服用抗抑郁藥都一個多星期了,但心情仍然很差,是不是這種藥對我沒效果啊?”
醫生:“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藥后并不一定會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通常來說,抗抑郁藥的起效時間一般為兩周;如果連續服用足夠劑量的抗抑郁藥4周到6周后仍然沒有效果,才能判定該藥物無效。”
誤區三:抗抑郁藥有副作用,所以少吃點好
患者:“醫生,我擔心抗抑郁藥的副作用會給身體帶來危害,減半吃行不行?”
醫生:“抗抑郁藥的服用劑量范圍經過了大量臨床研究,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服藥方案。服用足夠劑量的抗抑郁藥才能在體內形成穩定的血藥濃度,即血漿內藥物的濃度,進而有效地治療抑郁癥。如果在服用抗抑郁藥時擅自減少服藥劑量,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有可能因此延誤治療時機,進而引發更大的危害。”
“此外,每種藥物都有可能出現副作用,抗抑郁藥也不例外,但醫生會根據不同患者的臨床特征來選擇藥物,盡量避免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大家無需過度擔心,還是應該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如果由于服藥方式不當等原因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感,則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到醫院復診,醫生會根據情況為患者調整用藥。”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