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17 10:39:57 編輯:本站整理 190
魚肉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人吃的一種食物,魚肉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非常高,味道也很美味, 是很多人最愛吃的一種美食。
1、促進發育
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飲食對孕婦格外重要,可以促進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2007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的研究發現,每周食用3~4份包括魚類在內的海鮮食品(約340克),可以顯著提高出生后嬰兒的智力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運動能力。
2、延長壽命
一項經過16年觀察的新研究發現,吃魚的確可以助人長壽。研究人員發現,攝取魚肉中的有益脂肪酸,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7%,堅持吃魚的人會比不吃的人多活兩年。
3、預防哮喘
兒童時期多吃魚可以有效預防哮喘。荷蘭一項針對7210名兒童的研究顯示,在6~12個月內開始吃魚的孩子,到4歲時,患哮喘的風險可降低36%。研究人員推論,這可能和多吃魚有助抗炎有關。
吃魚的好處不少,但吃法上要保證健康。有關專家建議:
1、吃魚種類盡量多些。
鰻魚、秋刀魚等脂肪較多的魚適合烤著吃,吃時可在魚身上擠點檸檬汁;鯉魚、白鰱、花鰱、草魚、帶魚紅燒后風味更好;黃鱔魚、黑魚、鯽魚、鱈魚等本身味道鮮美,適合燉著吃;鱖魚、鰣魚、鱸魚等高端魚肉質細嫩,適合清蒸,保持原汁原味;金槍魚、真鯛、三文魚等海水魚可以生吃,但要確保新鮮、安全。
2、少吃或不吃魚頭。
2013年,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發現,魚齡越大,魚腦和魚皮中蓄積的汞就越多。為安全起見,最好少吃魚頭。
3、魚子不適合“三高”人群。
富含卵磷脂的魚子由于膽固醇較高,“三高”人群最好少吃。此外要提醒的是,由于魚子外有一層膜,常會“穿腸而過”,營養并不容易被消化吸收。
1、喜愛吃生魚
很多人喜歡吃生魚,尤其是對于比較年輕的人來說,喜歡吃刺身等魚肉。但是這時候往往忽略了生魚片沒有經過高溫殺菌,肉里面還有非常多的寄生蟲,如果把人吃了之后就很容易出現,腹痛或者是感染上其他疾病。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吃生魚片。
2、吃腌制的咸魚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將于,腌制或者是做成魚罐頭的。覺得這樣吃非常的美味。殊不知這樣做的魚不僅含鹽量高,油脂的含量也不少,尤其要注意的是,胭脂魚已經被國家癌癥研究機構列為致癌食物。常吃這種腌制的咸魚,容易增加患癌癥的風險。所以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盡量不要吃腌制的咸魚。
3、喜歡吃魚膽
中醫認為魚膽有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功效,所以即使魚湯很苦,也有不少人躍躍欲試。但是不建議擅自食用魚膽。坑爹魚的膽汁中還有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很難被破壞,無論是將于的彭書生吞,或者是把,嗯用酒服送,都有可能發生中毒。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肝功,腎功出現衰竭,直至死亡,所以在沒有醫生遵囑的情況下,不要食用魚膽。
4、殺魚立即進行烹飪
很多人喜歡將魚殺死后立即進行烹飪,覺得這樣才能夠保證魚的鮮美和營養。其實這也是吃魚的一大誤區。因為魚類體內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來不及排出這些殘留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大家在發,買魚后,應先用清水養上一兩天,然后將殺死的魚肉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這樣更有利于魚身上殘留的毒素排出。
一般印象里,海魚比淡水魚更有營養。這是因為DHA和EPA很容易氧化,陽光長期照射的話,就可能會被分解,而深海里光照弱、水壓高、溫度低,因此,深海魚類的DHA和EPA的含量普遍非常高,比如鮭魚、帶魚、鲅魚、鯧魚、花魚。其實有些淡水魚的DHA含量也不低,比如鱸魚的DHA含量高達18.6%,比常見的海魚都要高,其他淡水魚,如羅非魚、鱸魚、鰱魚、中華鱘、鳙魚、鱖魚、武昌魚、鯽魚、草魚、鯉魚等,也都可以有效地為人體補充DHA。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腌咸雞蛋一斤放多少鹽?腌咸雞蛋10斤需多少鹽?腌雞蛋需要嚴格控制調理的量,不然會導致腌出來的雞蛋不好吃。不少……
C位是什么意思?明星站C位是什么意思 豬各部位肉的名稱圖片全解 鮮百合吃多了會中毒嗎?鮮百合的吃法禁忌 木耳要焯水嗎?木耳怎么焯水?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