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08 13:57:24 編輯:本站整理 0
關東煮源于日本,是一種有很多種食材煮成的小吃。很多人雖然喜歡吃關東煮,但是對它的了解卻還不夠,很多人都好奇關東煮到底為什么要叫關東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東煮是日本人喜愛的小吃。
一般有海帶、竹輪、蘿卜等,將這些材料分別放在小格子鍋中,用海帶木魚花熬制的高湯小火慢煮。
說起來,關東煮會在日本出現,還要感謝中國發明了豆腐和醬油。
追根溯源,關東煮和豆腐有說不清的淵源,最初,豆腐傳到日本,烤豆腐開始流行。
但后來就有人漸漸覺得豆腐太單一,不夠鮮美,于是在豆腐上加了醬油,改用燉煮的方式,改良豆腐的口味。多孔的豆腐吸收了湯汁的鮮美,果然更好吃了呢。這就是御田/おでん(讀音為Oden)」,翻譯過來是烤豆腐。
方便又好吃的東西,總是容易走紅,就像現在的網紅食品一樣,同樣,當年的御田很快就流行于關東,并傳到了關西,因為來自關東,于是便給它取名為「關東煮」。
白蘿卜、豆腐、鱘魚肉卷、鱈魚板、魚板、竹輪、小貢丸、水煮蛋、黑輪、油豆腐、脆丸、鱈魚丸、夾心魚餅、干貝串、伊豆鯛魚揚、包菜卷、花枝丸、章魚燒、花枝燒、和風培根棒、豆皮蝦仁卷、海鮮龍蝦棒、鮮蝦福袋
關東煮源于東北的火鍋子、后傳到日本關東地區、在日本關東地區得以發揚。也有種說法是說日本關東煮來自中國廣東一帶,一開始叫做“廣東煮”后來變成“關東煮”。不管哪一種說法,很多文化都是從中國出去,卻在別的國家發揚光大。
有一段時間,這種吃法在日本關東地區逐漸消失,直到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 ,從關西地區來的救援的人們煮“関東煮”給災民吃,鼓舞士氣。于是這種吃法又逐漸在東京復活。
現在臺灣的關東煮基本上是傳承了日式風格,被俗稱作黑輪(臺羅拼音:Oo-lián),這是臺語中帶有齒音性質的邊音導致的類化;實際上,臺灣的關東煮大部分已不是日本的原始口味,且在放置的材料上,也有相當地差異性。
“關東煮”大致上有關東關西兩種風味,關東用“濃口醬油”,關西用“淡口醬油”。而湯汁上,也就是所說的“出汁”,主要分為“魚類出汁”,“昆布(海帶)出汁”,“混合出汁”三種。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巴沙魚到底能不能吃?吃巴沙魚有什么危害嗎對于巴沙魚,是一種很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的魚類,甚至一些商超上賣的……
腌咸雞蛋一斤放多少鹽?腌咸雞蛋10斤需多少鹽? 豬各部位肉的名稱圖片全解 木耳要焯水嗎?木耳怎么焯水? 10寸蛋糕多大 10寸蛋糕夠幾個人吃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