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13 13:25:29 編輯:5號網-lj 7872
鼠曲草雖然聽其名有些不大雅,但是這種草本身無毒可以食用,同時還擁有理想的藥用價值,下面小編給大家 鼠曲草說說怎么吃,吃了鼠曲草之后會有哪些功效。
鼠曲草也就是清明草,可以吃的,并沒有毒,不過對于野菜食用的時候要注意食用量不要過多。
鼠曲草用于痰多咳嗽或氣喘;風濕痹證,肢節酸痛;婦女帶下,或小便渾濁?,F代又用于蠶豆黃病、高血壓病和胃與十二指腸潰瘍。 孕婦除非生病,請醫生看了,否則最好別吃。
“破絮窠”是我們當地人愛吃的一種野生植物, 學名叫“鼠曲草”,別名有很多,如“佛耳草”等。這種草的葉片背面長著一層白白的絮狀物,撕開后“藕斷絲連”,有點兒像棉絮,所以家鄉的人給它起了“破絮窠”這么個名兒,還挺形象的。每年春天,特別是清明前后,人們常常采摘“破絮窠”的嫩葉,做成一種清香美味的點心——“破絮窠團子”。聽外婆說,以前人們總是將“破絮窠”放在洗凈的石臼中搗成茸,再加糯米粉揉成面團,包入食糖等餡,上鍋蒸食。現在石臼是難得一見了,人們就直接用料理機粉碎了,味兒似乎也差不多,只是少了幾分樂趣。
食材:主料糯米粉500g、澄粉100g、鼠曲草200g ,輔料糖50g、豬油50g、豆沙餡300g
步驟
1.1.剛挑的破絮窠草,摘干凈。
2.2.反復多次洗泡干凈。
3.3.放入料理機里加點水打碎。
4.4.將澄粉燙熟加入糯米粉倒入草汁,開始和面。
5.5.和好的面團里面透著絮絮呃!
6.6.逐個包入豆沙餡。
7.7.包了二十幾個,不錯
8.8.墊上油紙入鍋蒸七八分鐘
9.9.蒸熟了,看上去想趕緊吃一口,還是先拍照。小貼士澄粉用滾開的水燙一下,和面時慢慢倒入草汁,最后抹點豬,好包一些。蒸出來也很光亮。 ?
少用鼠曲草??疃槭?。過食損目。<藥類法象>
副反應:初服時少數病例訴胃痛、胃部不適、惡心,個別覺口干,頭昏,乏力,及出現大便稀薄。
鼠曲草,原名:鼠麴草,別名:菠菠草、佛耳草、軟雀草、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等,為菊科、鼠麴草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基部發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徑約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溝紋,被白色厚棉毛,節間長8-20毫米,上部節間罕有達5厘米。葉無柄,匙狀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莖葉入藥,為鎮咳、祛痰、治氣喘和支氣管炎以及非傳染性潰瘍、創傷之尋常用藥,內服還有降血壓療效。
化痰,止咳,祛風寒。治咳嗽痰多,氣喘,感冒風寒,蠶豆病,筋骨疼痛,白帶,癰瘍。
1《別錄》:主痹寒寒熱,止咳。
2《日華子本草》:調中益氣,止泄,除痰,壓時氣,去熱嗽。
3《履巉巖本草》:大治脾胃作疼。
4《藥類法象》: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氣。
5《品匯精要》:治形寒飲冷、痰嗽,經年久不瘥者。
6《本草正》:大溫肺氣,止寒嗽,散痰氣,解風寒寒熱,亦止泄瀉。
7《綱目拾遺》:治囊風濕癢,煎湯洗;愈兒疳,梅毒,下疳,同甘草煎洗。
8《天寶本草》:除蟲,定痛。治驚風,諸般氣滯。
9《現代實用中藥》:治非傳染性潰瘍及創傷,內服為降血壓劑及胃潰瘍之治療藥。
10《南京民間藥草》:泡酒服,治筋骨痛。
1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消喉火,解熱,去毒。
【性味】甘,平。
①《別錄》:"味酸,無毒。"
②《本草拾遺》:"味甘,平,無毒。"
③《履巉巖本草》:"性溫平,無毒。"
④《藥類法象》:"氣熱,味酸。"
【歸經】《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經。"
【功用主治】化痰,止咳,祛風寒。治咳嗽痰多,氣喘,感冒風寒,蠶豆病,筋骨疼痛,白帶,癰瘍。
①《別錄》:"主痹寒寒熱,止咳。"
②《日華子本草》:"調中益氣,止泄,除痰,壓時氣,去熱嗽。"
③《履巉巖本草》:"大治脾胃作疼。"
④《藥類法象》:"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氣。"
⑤《品匯精要》:"治形寒飲冷、痰嗽,經年久不瘥者。"
⑥《本草正》:"大溫肺氣,止寒嗽,散痰氣,解風寒寒熱,亦止泄瀉。"
⑦《綱目拾遺》:"治囊風濕癢,煎湯洗;愈兒疳,梅毒,下疳,同甘草煎洗。"
⑧《天寶本草》:"除蟲,定痛。治驚風,諸般氣滯。"
⑨《現代實用中藥》:"治非傳染性潰瘍及創傷,內服為降血壓劑及胃潰瘍之治療藥。"
⑩《南京民間藥草》:"泡酒服,治筋骨痛。"
全草密被灰白色綿毛。根紋細,灰桂冠以。莖常自基部分枝成叢,長15-30cm,直徑1-2mm。葉皺縮卷曲,展平后葉片呈條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2-6cm,寬0.3-1cm,全緣,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綿毛;質柔軟,頭狀花序頂生,多數,金黃色或棕黃色,舌狀花及管狀花多已落脫,花托扁平,有花脫落后的痕跡。氣微,味微甘。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