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24 16:12:03 編輯:本站整理 7626
對于吃肉,最常見的除了五花肉就是里脊肉了,但是五花肉和里脊肉的口感不同,因為其所在部位也不同。那么,里脊肉是哪個部位?里脊肉是哪里的肉?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里脊肉(Tenderloin),是指豬、牛、羊等脊椎動物的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
里脊肉通常分為大里脊和小里脊,大里脊就是大排骨相連的瘦肉,外側有筋覆蓋,通常吃的大排去骨后就是里脊肉,適合炒菜用。小里脊是脊椎骨內側一條肌肉,比較少,很嫩,適合做湯。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里脊肉。
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于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于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于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于做米粉肉和燉肉。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于做酥肉。
彈子肉:位于后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于炒、煸、炸等。
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