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1 09:12:42 編輯:本站整理 3665
煮飯可以說是一件很簡單又很復雜的事,畢竟有些人煮飯太硬有些人煮飯太軟,總之吃起來口感都不佳。那么,煮飯要煮多久?煮飯加什么更香?
煮飯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們都是用電飯煲,但是煮的時間不夠可能飯沒熟,若是煮久了有可能出現鍋巴或是飯粒太硬。
電飯煲煮飯放的水量
一般情況大米與水的比例為1:1到1:1.5之間,也就是說大米和水可以一樣多,也可以水稍多一下,最多不要超過1:1.5。具體看具體情況,比如這次是1:1.2,大米稍微干了,下次可以多加一些水。同樣如果米飯粘了,那下次就少放一些水。
如果沒有具體的測量器具,可以在電飯煲中讓水沒過大米1厘米左右就可以。
電飯煲煮飯的小技巧
1、米水比例要恰當
蒸之前,先把米在冷水里浸泡1個小時,讓米粒充分吸水,這樣可以縮短加熱時間,減少營養損失。若蒸白米飯,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比較合適。加水太多,米飯過于爛軟,沒有口感,水太少的話,蒸出的米飯會太硬,還有可能夾生。如果是大米里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糧,則要適當多加水,因為粗糧很“吃水”。
2、淋些油,加2毫升醋
在蓋上鍋蓋之前,加入半湯勺植物油,可使做熟的米飯油潤透亮,顆粒分明。自來水中的氯氣對米中的B族維生素有破壞作用,因此在蒸飯前滴入2毫升米醋,能保護維生素,同時還可讓蒸出的米飯松軟清香,并減慢米飯在炎熱季節變餿的速度。此外,醋有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效果,可以避免血糖過快上升。用檸檬汁或柑橘汁代替醋也能達到上述效果,并且能消除米飯中不新鮮的氣息。
3、電飯煲檔位要選好
現在很多品牌的電飯煲,僅蒸飯功能就有多個檔位,讓很多人無所適從。一般來說,不同檔位煮出的米飯有所差別,“米飯”一檔煮出來的米飯口感軟硬度適中;“快煮”也是軟硬適中,但速度上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時間,非常適合上班族;“偏軟”煮出的米飯口感含水量比較多但不會黏牙,適合家里有老年人的使用;“偏硬”檔煮的米飯顆粒飽滿,適合年輕人吃。
4、蒸好后再燜5分鐘
一般情況下,當電飯煲“跳閘”就說明米飯已經熟了,但如果這時候打開蓋子盛飯,會發現表層的米飯很稀,而鍋底則緊緊粘著一層鍋巴。這層鍋巴不僅無法盛出來,也很難清洗。正確的做法是,當加熱開關跳至保溫開關之后,不要馬上拔插頭,讓它處于保溫狀態5分鐘,拔完插頭后讓米飯繼續燜5分鐘,這樣蒸的米飯吃起來口感更好,而且還不容易粘鍋。
5、茶水燒飯
想吃到清香撲鼻的米飯,用茶水燒飯就可以獲得色、香、味俱佳的飯食。茶水燒飯還有去膩、潔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好處。中老年人常吃茶水米飯,可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
燕麥
燕麥屬于粗糧,蛋白質多,纖維素高,富含纖維素和膠質,熱量又比較低,十分適合現代人養生,而且燕麥有淡淡的香氣,加一點在米飯中,健康美味兩得醋加醋的話米飯不會變酸嗎?其實不會,煮飯時加一點(1.5kg米/2ml醋),米飯香味反而更濃,還能防餿。如果打算把米飯放久一點,那么煮的時候不妨加點醋。
啤酒
你沒看錯,是啤酒。特別是陳米,煮的時候,按正常的比例加一點,煮出來的米飯就會如同香米一樣爽口。
花生油
花生油本身就有香氣,加在米飯中,可謂畫龍點睛,不僅讓米飯更香,還能讓米飯不粘鍋,粒粒分明。不過可別貪心下多了,會很膩的。
食鹽
適用于剩飯重蒸……吃不了剩下的米飯再吃時需要重蒸一下,重新蒸的米飯總有一股味,不如新蒸的好吃。如果在蒸剩飯時,放入少量食鹽水,即能去除米飯異味。
橄欖油
煮米飯時,加點橄欖油在米飯里,可以延緩米飯的升糖速度,又不會對胃造成傷害。
溫馨提示:果您家里的米已經是陳米,沒關系,陳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就是在經過前三道工序后,我們在鍋里加入少量的精鹽或花生油,記住花生油是必須燒熟的,而且是晾涼的。
營養專家表示,煮飯前,先用溫水將大米浸泡20—30分鐘,就能起到提高營養和口味的作用。
據美國“今日醫學”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糙米在煮飯前用溫水浸泡,可以促進其“芽化”,刺激大米中多種酶的產生,這些活性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營養的吸收非常有益。 研究表明,多吃芽化糙米飯,可提高認知能力,對糖尿病有預防作用。
大米中雖然含植酸多,但同時也含有一種可以分解植酸的植酸酶。用溫水浸泡大米,可以促進植酸酶的產生,能將米中的大部分植酸分解,就不會過多地影響身體中蛋白質和鈣、鎂等礦物質的吸收了。此外,經過浸泡后,還可以節省蒸、煮米飯的時間,做飯又快又好吃。“不過,浸泡時間要掌握好,太長或太短都不好。一般最好用30—60攝氏度的溫水,浸泡時間在半小時以內。” 陳霞飛提醒,最好用浸泡大米的水來蒸煮米飯,這樣可以保持更多營養,米飯的香味也更濃。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