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27 16:46:38 編輯:本站整理 17509
苦味和酸味的平衡隨烘焙的深淺度改變!了解烘焙的特色找到自己喜愛的咖啡,一般認為生豆決定咖啡八成的味道,而剩下的兩成由烘焙決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淺烘焙、中度烘焙、中深度烘焙及深度烘焙對于咖啡豆風味的區別。
豆子過度烘焙咖啡只會突顯苦味;而烘焙不足,又會變得太酸。根據豆子的特性,掌握停止烘焙的最佳時間點相當重要。了解每種豆子理想的烘焙度后,在選購烘好的豆子時也有幫助。若店家會依不同種類的豆子改變烘焙度,從那里應該就能購得美味的咖啡豆。還沒喝習慣咖啡的人,傾向于覺得淺焙豆較美味。建議可以先從適合入門的淺焙豆開始,再慢慢嘗試烘焙度較深的豆子。
淺烘焙:具有酸味,散發豆子原有的濃郁香味
淺焙豆的咖啡苦味少、酸味重,與紅茶的味道相近。想沖煮出風味清爽的咖啡,或想品嘗散發柔和香味的咖啡時,適合采取淺焙。
中烘焙:適合較少苦味和酸味,味道溫和的豆子
中烘焙是能表現咖啡苦味與味道的階段,適合香味濃、味道溫和的豆子。進行杯測評鑒咖啡味道時,也是以中烘焙做為基準。烘焙精品咖啡時,為了清楚呈現咖啡的個性香味,大多采取淺~中烘焙。但是想表現咖啡味道時,也有不少豆子適合采取中深焙以上的烘焙度。
中深烘焙:能充分感受到苦味和酸味,是日本人偏好的味道
中深烘焙的咖啡味道最豐盈,不偏苦、也不偏酸。除日本人喜愛之外,是世界各地人們都喜好的烘焙度。適合肉略厚的豆子。
深烘焙:苦味重,散發巧克力、焦糖般的香味
深烘焙是豆子烘焙成濃褐色或變黑。咖啡的苦味變得最明顯,風味略顯單調。要烘焙肉厚、酸味重的豆子時,或沖煮義式咖啡時適用。
咖啡的苦味與酸味的微妙平衡,并不是只靠烘焙來控制。磨豆時的粗細度、萃取時的熱水溫度、萃取速度等的差異,都會改變平衡。每個階段都要花工夫,才能沖煮出喜愛的味道。
1.熱水溫度:
如果熱水的溫度太低,無法充分萃取出咖啡成分,只會沖煮出偏酸的咖啡;反之若熱水溫度太高,咖啡的苦味、雜味又會變重。
2.粉的粗細度(Mesh):
咖啡豆若研磨成較粗的粉粒,沖煮出的咖啡濃度較淡,酸味勝過苦味。若粉粒磨得較細,沖煮出的咖啡濃度比較濃,苦味較突顯。
3.萃取速度:
萃取的速度快,咖啡的酸味較重、味道較清淡。相反地,慢慢注入熱水,拉長咖啡粉悶蒸的時間,沖煮出的咖啡苦味較重。
4.萃取量:
使用大量熱水沖煮多人份的咖啡,較易沖煮出溫和的味道;以少量熱水沖煮少人份的咖啡時,容易突顯咖啡的苦味。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